采编系统入口
期刊信息
本刊声明
编辑部公告
清晨,康苏沟哨所,值班班长郑亚奇轻点鼠标,通过电子监控系统发现几名可疑人员进入警戒区,无人机随即升空核实情况,整个处置过程不过几分钟。这一幕是“十四五”期间我军边防部队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缩影。
5年来,我军边防部队强化科技赋能,在智能管控、装备转型、综合保障等领域迈上新台阶,万里边关正从传统守防向智能管控加速转型。
不断密织的网络信息体系,让边防管控实现从“信息孤岛”到“一网尽收”新跨越——
林海雪原,北部战区陆军某旅三角山边防连巡逻分队利用某信息系统,将一线情况实时传回连队指挥室;雨林深处,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分队借助某型卫星系统与上级保持信息畅通……“十四五”期间,各级统筹推进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,构建起集指挥控制、综合保障于一体的平台。今日边关,信息主导、科技赋能的管控体系初步形成。
某巡逻车内,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连连长轻触电子屏幕即可掌握防区整体情况。“通过整合卫星通信等功能,指挥中心和一线哨所实现了信息无缝链接。可视化管控让巡逻‘无死角’。”该连长介绍,智能影像系统遍布防区,连队实现指挥实时化、监控可视化、处置高效化,边情处置由“被动应对”转向“主动发现”,边防管控质效显著提高。
不断升级的武器装备,让边防执勤从“脚板丈量”迈向“科技助勤”新阶段——
深秋,西藏军区某边防团无人机群升空侦察,巡逻车快速机动。“过去靠‘铁脚板’和望远镜,现在靠‘数据链’和‘千里眼’,执勤巡逻质效明显提升。”该团一位老班长说。
近年来,一批适合复杂地形的新型巡逻车、全地形车、装甲车等装备陆续配发执勤一线,成为官兵的“巡逻助手”;从高空无人机到地面遥感传感器,从雷达预警体系到光学观察设备,“空天地一体、多维度覆盖”的立体网络全面覆盖;新一代单兵综合作战系统集成了防护、观测等多个模块,边防官兵手持智能终端,可实时接收指令、上报情况,单兵执勤能力成倍提升。
不断完善的保障手段,让边防官兵生活从满足“基本生存”提升到“绿色健康”新水平——
“雪海孤岛”某哨所,四级军士长刚鹏飞向记者介绍哨所新变化:新型营房配备供氧、制氧设备,手机信号全覆盖,智能菜窖保障新鲜蔬菜供给……数据显示,近年来,数百个边防哨所完成营房改造,接入国家大电网,高原哨所实现供氧、供水、供电、供暖、供网全覆盖。
如今,现代化训练场馆、学习室、医疗室等已成一线边防连队的标配。依托国家交通物流网络,形成以后方基地为依托、沿线兵站为支撑的补给链条,无人机送货、冷链运输确保极端环境下给养充足。借助远程医疗系统,边防官兵可与千里之外的体系医院专家“面对面”就医……
前沿科技的加持、执勤装备的迭代、生活条件的跃升,为戍边官兵忠诚履职注入更多底气。“决不把领土守小了,决不把主权守丢了!”铿锵有力的誓言,成为新时代边防官兵刻在骨子里的坚定信念。
上一篇:政治整训必须常抓不懈
下一篇:特色活动助力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